千万"星星的孩子"在等待:解码孤独症早期五大信号

2025年4月2日
是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
今年的主题是
“落实关爱行动实施方案 促进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”
当我们仰望星空时
那些独自闪烁的星辰恰如特殊的孩子
——他们拥有澄澈的眼眸却回避目光交汇
具备语言能力却难以表达内心
渴望温暖却不知如何回应拥抱
这些被称为"星星的孩子"的孤独症群体
正需要我们用科学认知破除误解
用专业支持照亮未来


正确认识孤独症


孤独症谱系障碍(Autism Spectrum Disorder, ASD)是一种神经发育性疾病,核心症状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、交流障碍及重复刻板行为。据《中国孤独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》显示,我国孤独症发病率已达0.7%,谱系人群超1000万,其中0-14岁儿童约300万-500万人。值得注意的是,全球范围内孤独症发病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,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现状急需社会关注。



症状识别指南


早期识别对干预效果至关重要,家长可重点关注"五不"特征:


不(少)看
• 眼神接触明显减少,尤其回避眼部对视
• 难以跟随他人视线关注共同目标

不(少)应
• 对父母呼唤缺乏反应
• 无法通过手势、眼神进行有效交流

不(少)指
• 缺乏指示性肢体语言
• 难以通过指向表达需求

不(少)语
• 语言发育迟缓或无语言
• 有语言者常存在机械重复、词不达意现象

行为不当
• 对物品排列、动作重复有特殊执着
• 存在感知觉异常(如痛觉迟钝/敏感)


科学干预路径


当儿童出现上述特征时,建议立即前往专业机构进行评估。需明确:孤独症目前虽无法根治,但通过早期系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。梅州谷城医院康复科儿童治疗区通过社交训练、行为矫正、感统训练等综合手段,已帮助众多家庭重拾新希望。




康复干预六大原则


抢抓干预黄金期

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孤独症儿童认知、语言和社交能力,实施干预越早效果越好。6岁之前进行干预很重要,3岁之前介入干预效果更佳。

精准个性化

孤独症儿童发育水平各不相同,应测评患儿社交、语言、认知、适应能力等各个能区发育水平,依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教育干预计划。

循证医学支撑

选择有明确循证医学证据的科学有效方法。

持续高强度

孤独症作为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,需要长期干预,必须保证每天有足够有效干预时间,每周干预时间应在20小时以上

基层主力化

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,幼儿园和学校、家庭积极参与为辅的干预康复模式。

家庭主战场

鼓励家庭和家长积极参与干预,对家庭和家长进行全方位支持和教育,提高家庭在干预中的参与程度。


专业康复体系

梅州谷城医院康复医学科集医疗、康复、科研于一体,专注于为患者提供系统化、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服务。科室配备国际先进康复设备,由经验丰富的康复医师、治疗师及护理团队组成,致力于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、缓解疼痛、提升生活质量,让每一位患者重拾生活信心,特提供六大特色康复服务:

神经康复

脑卒中、脊髓损伤、帕金森等神经系统疾病后遗症康复。

骨关节康复

骨折术后、关节置换、运动损伤、颈椎病、腰椎间盘突出等康复治疗。

慢性疼痛管理

肩颈腰腿痛、关节炎、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等综合治疗。

儿童康复

脑瘫、先天性斜颈、马蹄内翻足、吞咽障碍、运动发育迟缓、语言发育迟缓、认知发育迟缓、自闭症、构音障碍、臂丛神经损伤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。

心肺康复

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COPD)、冠心病术后心肺功能恢复。

老年康复

老年衰弱、平衡障碍、跌倒预防及日常生活能力提升。


专家简介

擅长:
擅长神经系统等疾患后出现的偏瘫、截瘫、语言障碍、吞咽障碍、大小便功能障碍的诊治;面瘫、三叉神经痛、颈椎病、肩周炎、肩袖损伤、腰椎间盘突出症、腰扭伤、梨状肌综合症、膝关节炎、踝扭伤、骨质疏松症;四肢、脊柱及骨盆骨折术后或关节置换术后出现疼痛、肢体乏力、僵硬等功能障碍;肿瘤放化疗术后水肿、疼痛、关节活动受限等;心肺康复;儿童康复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。
擅长:
擅长儿童康复、神经康复、老年康复等。

